诏安:供电所有个大忙人许惠彬 帮扶空巢老人十八年
海都闽南网讯 “他的屁股比较轻(闽南语,意为“随叫随到”)!”说起许惠彬,妻子陈少珊如此形容。
找他的人不少,而他又担心落下了别人的电话,所以,一部手机,他要特地配了四块电池,同事们忘不了他的好与善,“只要有人要他帮忙,他绝不推辞”。这就是忙人许惠彬,国家电网诏安供电公司城南供电所副所长。
18年前,许惠彬遇见爱情时,也是他第一次帮助空巢老人,虽然家人起初不理解,甚至是怀有委屈,但他依然不忘帮扶。一句“只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他们感动了我”,让他一直走得很坚定,这些年,他温暖了20多位空巢老人。
就在春节前夕,许惠彬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选为首届“优秀志愿者”。
18年前遇见爱情时 他第一次帮空巢老人
“阿伯,阿伯……”许惠彬朝吴文生家的窗户喊了几句,没人应声,他确定老人没有从山上回来,才悻悻离开。
1994年,许惠彬在诏安县梅洲乡附近的湖内电站上班,在那里,有一段他追求爱情的美好回忆。在妹妹的介绍下,许惠彬与妻子陈少珊相识、相爱。
陈家当时租住在吴文生家旁,见老人家的电线乱如蛛丝,担心老人触电,许惠彬主动提出帮老人重新布置电线,老人拗不过这个陌生人的请求,同意了,18年来,许惠彬只要有到梅洲乡老丈人家,都会去看望空巢老人们,带点生活用品给老人。
由于老丈人是医生,村里老人有什么病痛都会到陈家看病,许惠彬由此认识了林素珍、吴有孝等空巢老人和五保户。“他过年都给我包红包,有时候也给我送油,他经常来”。说起许惠彬的好,吴有孝的妻子很激动,不断提醒,许惠彬就是现代的活雷锋。
许惠彬忙争辩,自己只有老丈人过生日、春节、丈人家过大节才会来看望这些老人,红包也才50元。许惠彬一边说,一边熟练地帮老人收拾家里的东西。
在诏安育下巷陈育兰老人心中,许惠彬就是她自己的“儿子”。20多年前,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独自拉扯儿子。如今儿子长年在外打工,因为贫穷三十多岁也没有娶妻,大院里就住老人一户。10年前,许惠彬因抄电表认识了陈育兰,自小家里贫困的许惠彬,明白老人独自生活的困难,从此他便一直照顾着老人。陈育兰说,春节前夕,许惠彬过来帮她检查线路,见自己手指酸痛不能正常活动,便悄悄为她买了祛风湿的药油。
妻子陈少珊说,平时超市如果有促销,丈夫总会让她多买一些油等生活用品回来,如果去一些空巢老人家,就为老人送去。
“只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他们感动了我”
说起帮助过的人,许惠彬才勉强从口中吐出了“谁谁谁”,他挂在嘴上最多的就是“我只是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时和老人说说话,帮他们修修电线而已,并没有什么”。
在许惠彬家,房间所有电线都裸露在外,许慧彬称这些电线如果全部理顺埋进线盒,大概要三天时间,但是他没有时间去整理。
说起许惠彬,原城南供电所所长杨鲁强“很满意”,他说,自己在城南供电所当所长时,手上共帮扶了四五个老人,交接到许惠彬手上,至今他已经帮扶20多个空巢老人了。有些空巢老人交不起电费,都是许惠彬帮着交的。许惠彬粗略统计,现在自己大概帮扶了21位老人,有几位老人已经去世。
扶贫助困,许惠彬称跟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父亲退伍后带着全家人居住在漳州市区,后来由于母亲不适应生活,全家才举家搬迁回诏安,住在单位分配的“民主房”。当时母亲在蜜饯厂上班,父亲在看守所,都非常忙,没时间照顾孩子,邻居帮了他们大忙。至今,许惠彬对自己当年的邻居充满了感激。
而老丈人的一些举动也感染了许惠彬。许惠彬称,老丈人是广东人,上山下乡只身来到诏安,在梅洲乡租住30年的房子,在此期间,如果当地村民来看病支付不起医药费,老丈人总是免去他们的医疗费用。
在帮助别人时,许惠彬也收获了感动,在没来城南的时候,他在建设供电所上班,一次为了抢修线路,他把自己的驾驶证、身份证、电工证全丢了,结果在村里一广播,很快就有人把东西送还了。
老婆:他的带动让我快乐 女儿:戴着光环的好父亲
许惠彬的妻子陈少珊早年毕业于厦门旅游学校,曾在一家三资企业当出纳,1996年她的工资是500元以上,是丈夫的2倍多。但是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和年幼的女儿,那年陈少珊辞去工作。
可是,女儿生病发高烧,他不在身边;女儿大肠叠小肠,他在抢修;陈少珊摔破右边脸,皮肉掀开了一大块,上唇从中间裂开,给他打电话,他说怕同事拿错材料……说起这些,陈少珊难掩心中的委屈。但是在丈夫的带动下,她跟着走进了空巢老人的家,她发现自己又快乐了起来。
许惠彬的女儿小许说,自打出世,自己身体一直不好,常常生病,但是不管她身体如何,父亲从来不会在她身边照顾她,或者抽个时间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会。
但是2006年的一次风暴,改变了女儿对父亲的看法,那天家里遭水掩,许惠彬忙工作不在家,眼看冰箱就要被淹了,母女俩根本就扛不动,这时邻居出现了。邻居说“平时我们家里用电出现什么问题,不管多晚,惠彬都过来帮我们处理,现在他不在家,我们过来帮忙是应该的。”
因为缺少与父亲的沟通,所以她不善于对父亲表达自己的关心,其实在内心深处,她还是很仰慕自己的父亲。她在自己的作文上是这么写道的:“我有一个戴着光环的好父亲……”(本网记者 曾炳光 林艺芬 白志强 通讯员 沈晓三 郑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