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花草树木是无处不在的,再平常不过了,而90后姑娘陈茹萍却钟爱寻常花草,还为此离开城市,来到乡村,以森林为家,与植物相伴,过上了半隐居式的生活,成了一名花房姑娘。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花房姑娘。
在桥东镇附近,有一座草木丛生的小河岛。因为形状酷似乌龟,故名“龟岛”,陈茹萍的花房,就位于“龟脖子”处。走进花房,便可以感受到满屋子的文艺气息。正在工作台前忙活的这位衣着素雅的姑娘便是陈茹萍,她告诉记者,她念的是中央美院,学的是艺术史专业,可最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植物与手工,于是选择与植物为伴,开创自己的事业。
陈茹萍:到大三才发现,植物是可以跟艺术有更多联系的,所以才想着说把之前学到的一些东西,用植物去连接起来,植物就是作为我表达的艺术的一种媒介,才想着说来做“一朵工作室”。
毕业之后,陈茹萍和丈夫一起回到诏安的一个小村庄,找了一片小山林建起一座木屋,把“一朵工作室”安在了这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远离城市的喧嚣。
陈茹萍:我很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山里面找植物也比较容易,还有一个,我真的是特别向往这种田园生活,自己的生活节奏可以自己控制,刚好诏安是山清水秀的地方。
陈茹萍说,季节不同,植物的姿态和艺术感都不相同,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表情,每片叶子都有自己的情绪。她每天做的,就是从山里采回植物,认真记录下它们的样子,然后对植物进行干燥处理,并把植物与绘画结合,创作出不同创意的作品。
陈茹萍:其实就想让大家知道植物它不仅仅是你放在花瓶里面插着或者是盆景里面种着,其实它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说你把它做成干燥的植物,它就可以保存大概一年,保鲜植物可以保存三年,它可以脱离水和土壤的限制的话,可以和很多东西结合起来。
陈茹萍告诉记者,她喜欢植物的一切,希望能够一辈子和植物打交道,将来有可能做更多的植物艺术品,建立一个干燥植物博物馆,与更多的人分享植物的美。
陈茹萍:我个人是认为艺术它是有一种方式是用来表达自己,一种方式它有一定的宣传作用,来启迪大众,我觉得植物作为大众都很喜欢东西,如果用它来做艺术的话,它是更能够接地气的,更能够让大众理解的。(记者:陈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