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石岩”古刹坐落在山腰上
◆“石笋”高20米貌似宝剑出鞘
书院藏身山峦间
云霄县文史学者方群达介绍,很多人都将这剑石认为是石笋,但其实并不是。石笋为碳酸钙石灰岩,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自然现象。石笋形如竹笋出土,自下向上生长,周边一般不会存在大的石块,而这剑石则是大崖石经风化,垂直崩裂而来的,能呈现这样的奇状,着实难得。
山峦间,还出现了一座“紫阳书院”。这书院辟三齐门,门额悬匾“紫阳书院”,石门框镌联“紫气熏陶雄才辈出,阳光普照贤士日增”。门楣浮雕双龙,上镌“诗”、“礼”朱文篆印两方。石门墩浮雕麒麟、梅花及八宝图案。左侧配“福德正神”庙,岩壁上有摩崖石刻,镌朱熹题诗一组。
紫阳书院后侧山坡剑石前建“山海亭”一座,嵌联“山耸奇石剑气云烟恋游客,海列群屿碧水沧波渡渔舟”,便是对剑石山的最好写照。书院前又建“晓月亭”一座,嵌联“晓色初开海天阔,月辉长聚石山幽”。
据了解,此书院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兴建,又称朱文公祠,祀南宋理学家朱熹神像。
古刹至今传香火
在剑石山上,还有不得不提的剑石岩,因闽南一带民间习惯将建于山峦间的寺庙称为“岩”,因此,列屿剑石山上的古刹便被称为“剑石岩”。
古刹坐西北向东南,由佛殿、僧舍、厢房、花圃、山门组成,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悬山顶,大殿“大雄宝殿”台基高砌,门厅设前殿“大慈殿”,配祀观音,规模宏伟,砖雕精致,至今香火兴旺。
方群达说,曾经,剑石山上怪石嶙峋,有昂首挺拔的石剑门,惟妙惟肖的石鼓,形态逼真的石船、石钟,更有石屏倚山而立,雄浑凛峻。但因常年的风化,加之后人开采破坏,这些奇石如今消失了80%。
如今的剑石岩是云霄著名的佛教活动场所和旅游风景区,1985年1月15日被云霄县人民政府列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此山上的奇石有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导报记者 张惠玲 张伟华 通讯员 李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