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始终充斥着危机感
李明入伍的想法很朴素:他想被人瞧得起。但是,随着不断地学习、思考,李明的想法发生了变化,他想当一名响当当的好兵!
当兵第三年,李明开始带兵。训练中,尽管李明讲得头头是道,一到真人对抗,战友们就没了章法。李明就将每个招式绘制成动作示意图,标注了5万多字的心得,整理出三本书,共含有500多幅分解图,供战友们练习。
“他在擒敌教学上尤为突出,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积累了宝贵的授课经验,培养了一批批擒敌能手。在组织新战士训练时,他特别设计了一套帮新战士克服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案,让新战士从不敢出手到真人对抗,再到后来的擒拿高手。”支队政治处主任赵勇欣慰地说。
“每次科目演练,李明一定能赢得观演人员的赞许。可结束后,他又总能找出问题来,如突击组突入速度过慢,狙击组选择位置不当容易暴露,侦察组隐蔽性不够。”战友于月飞说。
采访中,战士丛乾坤对记者说:“班长是我们的偶像,他自创‘反恐利剑’36招和‘一招制敌’32式,我已经学会了不少。”
“你的首长介绍说,从进入特战队起,你总是用质疑、挑战、创新的眼光审视着传统的训练模式,在你心中始终充斥着危机感。这是为什么?”记者问。
李明表情凝重地说:“我真的对一些训练心存质疑,这些东西关键时刻能不能派上用场,如果我带领战友们到反恐一线冲锋陷阵,能不能保护群众,能不能把战友们安全地带回来。我觉得要解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流于形式。训练必须向实战延伸,要不断在创新中求突破。”
李明的危机感来自于内心深处,正是这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思维意识,成就了一位不一样的李明。
李明不仅影响、感染了身边的战友,也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福州大学林文泰教授看了央视报道后说:“李明不仅有当代军人的担当,还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身上流露出来的正气为现在的青年人树立了榜样!”
武警总部电视宣传艺术中心关树声副主任感慨地说:“在危难面前,成功或失败往往就在于一个意念,看似简单的一个意念,需要太多的潜心修炼和默默付出。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强军目标到底是什么,切入点在哪里?最具体、最直接、最强有力的表现形式是在哪里?李明给出了最精彩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