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5月12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梁政 通讯员 黎斌 文/图)5月9日下午,在福州召开的福建省国际护士节暨颁奖大会上,由漳州第909医院麻醉科病区护士长于美华领衔的《脊柱手术体位摆放的创新护理》课题,被表彰为第五届福建省护理科学技术奖。这些创新成果目前已在南京、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8家军地三甲医院推广应用,惠及各类患者5000余人次。
耐性、细心,以及坚持不懈的专研,让这位平凡的部队医院文职人员,逐渐脱颖而出,发光发热——近年来,于美华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获军队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5项。
于美华
在人们的印象中,麻醉科护理工作人员就是简单地从事传递手术器械和穿针引线的工作,而今年43岁的于美华却显得有些“另类”:她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摸索出了不少管用、实用的经验,且难能可贵的是,她能拿出来和护理姐妹们一起分享,她觉得“一人强,不算强;只有团队强,才是真的强。”以往,麻醉科一遇到艾滋病携带者需要手术,医务人员都会十分恐惧。于美华结合自己手术保障的经历,认真查阅了大量资料,便从手术物品、防护用品、消毒液配比,再到术后垃圾的消毒、封闭、运送,整理出了一套艾滋病携带者术前物品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的规范性操作流程,将感染风险降到了最低。
这次获奖的《脊柱手术体位摆放的创新护理》课题,最初是源自于美华碰到过的两次手术,其中一例是由于患者术中出现手术体位垫移位,使得术后胸部受压处皮肤出现压红;另一例则是一位胸部丰满的女患者接受后路胸、腰椎减压内固定手术时,尽管术前摆放体位花了不少时间,可术后还是发生了皮肤压红现象。后来,从一次到美容店推拿肩颈部中受到启发,她当时就灵机一动:尽管跟手术一样都是俯卧位躺着,却因美容店体位垫舒适,使整个推拿过程没有任何不适感,更没出现皮肤压红现象,“要是能运用到手术当中来该多好啊!”为攻克这一难关,于美华先是根据手术体位的特点,买了大大小小的抱枕在家反复体验各种体位,筛选出其中较为舒适的体位摆放。接着是查找资料,从体位垫的材质、形状以及尺寸等方面进行一点一滴改进。最后是跟科室体位护理小组一道,研究设计出集安全、舒适、便捷于一体的系列俯卧体位垫,解决了传统俯卧体位垫摆放对位困难、术中移位、乳房、阴囊和皮肤受压以及X线穿透受限等问题,同时缩短了体位摆放时间,降低俯卧位手术患者胸腹部、乳房、会阴部等常见并发症,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作为部队医院的一名文职人员,于美华经常参加各种野外训练任务,通过留心观察,她发现传统的野战救护常备手术物品都是需要临时配包、临时消毒,加上闽南地区气候潮湿、野外环境多变,容易导致无菌物品使用的棉布包装出现潮湿,保存起来困难、存放的时间也短。针对这一现象,于美华根据各种包装材料的特点、野外保存和装载需求,将野战救护常备手术物品进行分类,分别采用单纯纸塑袋、单纯无纺布以及纸塑和双层无纺布结合的复合包装袋三种款式。经过长达一年的随机抽样检测,结果发现采用纸塑与无纺布结合的包装方法可延长无菌物品野外保存期限,将原有只有7天的有效期提高到了6个月,还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提升了手术物品的应急机动性能。
这些年,于美华根据外科重大手术多、技术更新快、手术体位复杂等实际,总结出了侧卧位、俯卧位、截石位等特殊体位的摆放方法,让手术患者更加安全、舒适、快捷地渡过了手术期。针对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容易出现低体温的问题,总结出了一系列手术保暖的方法,有效降低了低体温患者的手术风险。围绕批量伤员手术救治特点,研制出便携、安全、灵活的手术护理保障辅助器材,而对批量手术器械准备时间长的情况,则从器械展开流程重组、优化、定位、定量入手,切实提高应急手术的护理保障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