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漳州市第三医院心脏与血管介入医学科陈超博士团队,成功为一位病情危重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体现了漳州市第三医院陈超博士团队协作及综合实力水平,标志着漳州市第三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大幅提升,在心血管疾病介入微创治疗领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为心脏瓣膜病患带来了新的希望。
谁来守护她的“心”门
近期,64岁的张阿姨(化名)总是反复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头晕、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还伴有双下肢浮肿,病情不断加重,甚至发展到夜间无法平卧的程度,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
张阿姨曾四处求医,但效果都不理想。随着全身状态的持续恶化,她的体重直线下降到仅31公斤,已处于恶病质状态,病情刻不容缓。在经过多方打听与咨询下,最终张阿姨慕名前往漳州市第三医院心脏与血管介入医学科就诊。
入院时查出,患者心衰标志物NT-Probnp明显升高。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解剖狭窄并中度关闭不全。心影明显增大,肺部感染并双侧大量胸腔积液。
主动脉瓣,是人体血液离开心脏的最后一道大门!左心室收缩将血液经过主动脉瓣射入主动脉,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全身供血。一旦主动脉瓣严重狭窄,心脏的血液排出受阻,会引发外周多脏器供血不足以及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主动脉瓣疾病的主要病因为退行性病变,其次为风湿性瓣膜病和先天性畸形等。AS患者出现症状后如果不及时干预,平均生存期为2-3年。
传统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但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高龄、体质差的患者而言,外科手术风险也非常高。
近年来,日渐成熟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通过介入导管技术将人工主动脉瓣膜送至主动脉根部并释放固定,替代病变主动脉瓣功能的微创治疗技术。因其无需开胸、心脏停搏和体外循环等优点,TAVR成为无法实施外科手术或手术高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患者的最后的希望。
本例患者主动脉瓣面积仅约0.35cm²,合并顽固性心衰发作,LVEF明显下降,低血压、低体重、恶病质状态,根本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患者有行TAVR手术的绝对适应证。
多学科术前讨论为患者带来“心”希望
入院后,经过积极的抗炎利尿强心、减轻心脏负荷、控制心律失常、多次胸腔穿刺引流等抗心衰治疗,患者的症状略有好转,能够间断性地平卧。但药物无法解决的心脏结构改变仍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与死神赛跑,刻不容缓!心脏与血管介入医学科陈超博士亲自组织心内科、介入导管室、胸外科、超声科、影像科、麻醉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讨论,认为患者虽然有联合性心脏瓣膜病变,但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与反流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如果主动脉瓣病变得以纠正,后续的左室内压下降及反流的纠正很可能进一步缓解二三尖瓣的反流,改善预后。而患者的基础条件极差,无法耐受外科手术,TAVR手术几乎是其唯一可行的积极治疗方案。最终,结合家属的意愿,决定对张阿姨行TAVR手术。
此次手术由陈超博士亲自主持,在心内科、麻醉科、超声科、介入导管室、胸外科等多学科的紧密配合下,成功克服了低血压、血管入路困难、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重重挑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为患者植入了人工瓣膜。
术后患者低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迅速得到缓解。术后第一天,卧床一个多月的张阿姨终于能够下床活动了,她的睡眠和饮食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术后两周复查时,张阿姨的体重已经恢复到了40公斤左右。血检心衰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胸部CT显示胸腔积液完全消失,心影明显回缩。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狭窄及反流均完全缓解,结果非常满意。
“心”领域、新突破
陈超博士介绍,TAVR手术被认为是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它不需要外科开胸手术和体外循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尤其为高龄、伴有多系统疾病、外科开刀风险高甚至不能手术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这项手术在漳州市第三医院的成功开展,为区域内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新的福音!
近年来,漳州市第三医院心脏与血管介入医学科在院领导的支持和陈超博士的带领下,不断开拓创新,引进国内先进的医疗技术,已经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研究,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