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到东美村,古街和古厝是绝对最吸引你的地方。很多初来者都会惊呼,村中居然还保留着几条老街,整齐划一、古色古香,多为闽南骑楼式的红砖建筑。不仅如此,这里的古厝既有闽南建筑风格的大夫第,还有南洋风格的番仔楼。
老街历史长达500多年,鼎盛时达到13条
走在东美村的这条老街上,整齐划一的闽南骑楼建筑,精美古朴的石膏雕花,门楣上依稀可见的“杏春酱园”“庆春香脯糕”“锦成糕饼”“福盛号”“秋记”“蔡众成酱园”等老字号门店依然可见,似乎在诉说着昔日的繁荣。
因为水路、陆路特别便利发达,原来从漳州旧城到角美、厦门都要经过东美村,这也造就了东美老街的繁华。原来的东美老街总共有13条街,十三街中,火烧街以小吃闻名,油车街专门修理农具,布坊街是染布的,松木街则是卖松木的······
“东美老街应该是兴盛于明末清初,目前保存的大部分建筑则是民国时期的。”东美村居民岩建伟说,当时街道有新行街、太平街、后面街、东兴街4条,繁华堪比集镇。现在的后面街、太平街是民国初年建的骑楼式街道。2012年,这两条老街被漳州市列为“历史文化街区”。
“东美,曾经和角美齐名。”村民曾先生说,现在的角美实际上是由角美、东美、石美“三美”组成,所以老人们常会在嘴边提到“石角东”,倍感亲切。
耗资白银20多万两的古厝
来到位于墩上社的番仔楼,只见大厝群为三横三纵、“凹”字形布局的中西合璧楼群,由月池、前院、平房、中院、白楼、后院、红楼、后花园组成,共120多间房,占地面积9亩,建筑面积2627多平方米。
番仔楼始建于1903年,前后历时14年建成。有趣的是,当年建番仔楼时就配备多项先进设施。左右侧各一座白色拱廊,下为通风洞。红楼之后为花园,东有抽水机房,西有仓库。十九世纪中叶,事业有成的曾振源、曾福全父子决定斥巨资在家乡建一座中西合璧的庄园,即曾氏番仔楼。
为了建造番仔楼,曾氏真是耗尽心思。先是请了南洋的西方设计师设计图纸,后又请中国的风水师看风水。番仔楼历时14年建成,单修造工钱就耗费白银20多万两。落成后的番仔楼,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工艺精湛、流光溢彩。
杨家馒头每天卖出近千个
东美的包子也是远近闻名的特色小吃。据说,文革前,东美老街有个包子师傅做出来的包子可以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相媲美,包子馅的主要材料是猪皮,要先把猪皮熬成胶,然后再拌葱蒜等材料。这样做出来的包子,热的时候吃包子里面的汤汁鲜美无比,冷的时候吃包子又很鲜嫩。现在,后面街上的“杨家馒头店”的店主杨清龙就是包子师傅的徒弟,杨家馒头店在十里八乡颇有口碑,每天可以卖出近千个馒头。
东美香脯糕传承300多年
相传,明崇祯年间,后面街有位姓郭的老人,以绿豆磨粉为原料,制作出了一种糕点,它清香怡人、入口即化、清凉润喉,深受乡邻喜爱,人们称它为香脯糕。东美人喝乌龙茶时,喜欢配一口香脯糕,也常将香脯糕调成糊喂养婴孩;过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备东美香脯糕招待亲朋好友。经过300多年的传承,东美香脯糕从佐茶糕点演变为了闽南民俗符号,直至今天,龙海一带地区婚寿喜庆、祭祀敬祖,香脯糕仍是必备礼品。
via厦门晚报新民生(文 朱亚圣 肖家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