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蜿蜒而来的大山,被劈开一道宽阔的峡谷,一支弯弯曲曲的山溪,精灵般从峡谷中泻出。清澈闪亮的溪水,像银链一样把山脚下、溪岸边四十多座形态各异的土楼,串成一个美妙绝伦的客家村寨。溪水流过全村,从土楼门前流淌而过,给古老的土楼平添了一分生机。
这就是南靖县书洋镇的塔下村,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又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有“太极水乡”“闽南周庄”的雅称。塔下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其实塔下并无塔,张氏子孙为了纪念开基祖华太婆从原住地——马头背踏下山来到此地拓荒开基的功绩,因在客家话里,“踏下”与“塔下”谐音,所以把此地叫作“塔下”。那时塔下还是一片荒山野岭,荆棘遍地,张氏家族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塔下的山绿了,田地长满了稻谷。随着家族的兴旺,人口的增长,原来居住的土茅屋已不适应聚居需要,于是,张氏家族开始在沟谷两边建造土楼。最早的福兴楼建于明代崇祯四年(1631年),后来又陆续建造了42座土楼,有方形、圆形、围裙形、曲尺形等等,这些土楼沿山溪呈长形摆布,千姿百态,气势恢宏。清朝末年,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塔下没有土地建造大型土楼,张姓族人便因地制宜,在沿溪两岸的空地上,又建起了一座座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的奇妙景观。
在塔下土楼群里,最具特色的也许是裕德楼,前半楼高四层,每层10个房间,一个楼厅,两部楼梯,跟一般土楼没什么不同,奇怪的是后半楼,有三层楼那么高,却只有一堵半月形的夯墙,上面盖着护墙瓦,什么也没有了,人们形象地把它叫作“围裙楼”。塔下还有一处奇观,这就是张氏祖祠的德远堂。
德远堂坐落在塔下村东面的山腰上,沿着石头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扑入眼帘的便是一片石旗杆还有一座威仪的家庙。家庙大门开在左侧,从右至左是繁体的“张氏家庙”四字,顶着飞腾的四条巨龙,显得张扬大气。
德远堂这座经历百年风雨的张氏家庙,在历史的尘烟中,总是塔下最耀眼的地标。从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华太婆肇基塔下开始,五百多年来,这个家族人文蔚起,进士及第的先贤,富甲一方的富翁,在家族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矗立在家庙前的24根石旗杆,便是他们不平凡业绩的表彰与纪念。据传德远堂在明朝弘治年间初建时只是简陋的土木结构瓦房,清乾隆二十五年重新修建,当时修建费用由十三代孙张石敢东渡台湾致富后所捐献。之后一百多年又有三次修葺。1983年,德远堂被南靖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德远堂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德远堂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德远堂正门外的围墙上,镶嵌有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1993年3月维修的碑记和1983年、1985年春祭碑记。
德远堂坐北朝南,面对峻秀山峰、村庄溪流,祠后又是青山林木,郁郁葱葱,主体建筑占地6亩,加上祠后风水林和堂前池塘、石旗杆,合约百亩。德远堂为歇山式屋顶,四架三间结构,上下两堂的砖木建筑,雕梁画栋,古香古色。门楼屋脊上装饰有游龙飞云、祥花吉鸟等彩绘泥塑,主殿前有照壁,两侧带厢房。一进为前厅,一、二进间设小天井。二进主体建筑面阔三间,左右两根6米高的大圆柱写着清太史张翱撰写的一对长联:“得姓由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扶汉三杰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叶犹是清河旅派,扬名显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兴十策忍书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灵亿尊依然文献宗支。”上下联78个字嵌入一至十和百千万亿的数字,共有14个典故,涵盖了张氏族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功勋和佳誉。正中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德远堂”三个镏金大字,出自德远堂十五代孙、清朝丙戌进士张金拔手书。圆柱上还悬挂张金拔手书的楹联木匾:“德乃祖功乃宗行其庭必恭敬止,远而孙近而子入是室惟孝友于”;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正堂内壁上筑有神龛,排列着张氏历代祖宗的神位。两侧一鼓一钟,祭祀时钟鼓声响起,洪亮的声音可以传出好远。
所有踏上塔下这块神奇土地的朋友,在这里流连忘返,无不深深陶醉于她那浓浓的乡村情调。(何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