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了宗亲是幸福和快乐的。连氏宗亲有缘相识,随缘相知,才能连缘共享,华缘共用。两岸连氏宗亲应该牢记连氏文化宗旨:弘扬祖德,携手同心,传承文化,凝聚亲情。连姓是“熊猫姓”,我们更应该团结一致,连起海峡两岸,连起血脉情谊。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连氏委员会首届会长 连文成
千百年来,连姓繁衍八闽,跨海迁徙。无论走到哪里,不变的是两岸连氏根同宗血同源。期盼两岸宗亲在交流互动中加深感情,在更多元的领域开展合作,共筑美好未来。
——台北连姓宗亲会理事长 连显达
“十一”长假期间,连惠南跟随大陆画家交流团赴台参访,与同行切磋技艺,并与当地连氏宗亲共叙乡情。这已经是他今年第二次到台湾。
“两岸文化同源,闽台连氏同根。”连惠南是漳州龙海市马崎村连氏宗祠管委会会长。他说,自从2006年时任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连战回马崎寻根谒祖后,两岸连氏宗亲互动日益频繁。每年他都要带队与岛内宗亲交流。与此同时,马崎村也成为两岸连氏宗亲交流的平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台湾宗亲前来寻根谒祖。
2006年4月19日,连战在龙海市马崎村题词。(资料图片)
繁衍八闽
连姓入闽,可追溯至唐朝中后期。据莆田市仙游县前连村《凤阿连氏阿头谱》记载,连氏得姓于齐国大夫连称,堂号“上党”,最早生活在江西上党,后世居河南固始。唐僖宗乾符年间,叶州通议大夫连恺弃官避乱,奉双亲从河南迁入福建闽县。此后,连姓在八闽大地派衍分支,散居各地。目前,连氏在福建有10多万宗亲,集中分布于泉州、长泰、龙海、德化等地。泉州市泉港区坝头地区是大陆最大的连氏聚居地,有22个乡村是连氏所居。
龙海马崎村是国民党原主席连战的祖籍地。据考证,明宣德年间马崎始祖连佛保的子孙来到马崎社定居,以后子孙在岐山(又称马崎山)一带繁衍生息,奉连佛保为马崎始祖,也称岐山始祖。明万历年间,连姓族人在马崎社建“岐山连氏宗祠”,尊奉连南夫公为“连山始祖”(因尚书峰连厝、玉田山连厝均未建祠奉祀),奉连佛保公为“岐山始祖”,同祠祭祀。目前,该支连氏后人总人口近7000人,主要分布于漳州市芗城区、龙文区,厦门市集美区、同安区等地。
渡海迁台
连姓由闽渡海迁台,至迟不晚于清初。有说法称,清康熙年间,安溪人连良入居台北开基立业,是大陆连氏迁台的开基始祖。此后,跨海东迁的福建连姓逐渐增加。据台湾在2007年的统计,连姓在岛内排名第73位,遍及台湾的每一个县市,总人数近3万人。其中闽籍连姓占全台连姓人口的80%以上。
岛内不少与福建一脉相承的地名,也印证了这段迁移历史。台南县柳营乡连姓族群由漳州马崎村迁入。早在明朝,朝廷便在马崎设柳营江巡检司,旧称柳营江。当地连氏迁至台南定居后,为慰藉乡愁,仍以“柳营”为新居住地命名。
台湾著名的连氏家族便出自该支连氏。连战之父连震东所著《连雅棠先生家传》称,其始祖连兴未为马崎连氏第10代世孙。由于“少遭悯凶,长怀遁隐”,清康熙年间,连兴未从马崎迁往台南,成为马崎连氏在台湾的开基始祖。此后,马崎连氏在台湾世代沿袭,到连战已经是第9代。目前,马崎连氏在台湾共有宗亲近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