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对征信法规政策、维权方式不够了解的弱点,抓住公众急于删除不良征信信息的心理,将自己包装成专业人士。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打着正规机构“征信修复”“征信洗白”“代理维权”等虚假宣传的旗号,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诱导消费者委托其“非法代理维权”,并通过各种“成功案例”截图来进一步获取目标客户的信任,形成了“非法代理投诉”黑灰色产业链。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兴业银行漳州分行提醒,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概念。征信修复代理机构或个人的做法,不仅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恶意使用、泄露或买卖,危害人身及财产安全,甚至还可能存在违法行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珍爱个人征信记录,远离征信修复骗局。
案例:代理维权藏陷阱 诈骗跑路要警惕
市民张某前几年办了一张信用卡,因未按期还款导致多次逾期,后需要贷款时被多家银行拒之门外。正在张某一筹莫展之际,有热心朋友主动向其介绍可提供“洗白”征信不良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在中介的要求下,张某支付了8000元的服务费,又办理了一张新的电话号码卡,由中介机构代其联系银行进行征信投诉。银行在受理投诉过程中,发现投诉者疑似非本人,便多次上门对张某开展征信宣教引导,张某最终理解并接受了无法“洗白”征信的事实并撤销投诉。然而,交给中介的8000元服务费已无法追回,中介机构也无法联系,张某最终独自承担了经济损失。
案例启示:所谓“征信修复”,看似表面上可以帮助删除不良征信信息,实际却隐藏信息泄露、财产受损、违法违规隐患,最终也无法删除不良征信信息。金融消费者应运用合法途径或渠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轻信“代理维权”“征信修复”的虚假承诺,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若发现个人信用报告中存在错误、遗漏的,可向有关银行或者当地人民银行提出异议,要求更正;若认为有关银行侵犯本人信息主体权益的,还可向当地人民银行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兴业银行漳州分行建议,广大金融消费者要提高信用意识,量入为出,不过度借贷,按时足额还款。只有如实填报联系方式,银行才能及时提醒还款和告知逾期;若变更联系方式应及时告知业务发生的金融机构。同时,消费者要关注自身信用记录,个人可每年两次免费查询自身信用报告;保管好个人信用报告,不随意丢弃信用报告,不要轻易把信用报告提供给他人或其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