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安排20项,涵盖教育、医疗卫生、城市建设、交通、水利等领域。
教育方面,将加快漳州一中龙文分校建设、实施中小学扩容工程、实施新一轮公办幼儿园建设。
医疗卫生方面,开展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今年将组织15万名职工参与。还将加快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120急救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项目的建设,力争主体工程过半或竣工并投入使用。
保障性住房方面,今年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8300套,基本建成10500套,完成农村造福工程危房改造6000户25000人。
文化场馆方面,推进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大剧院等文化项目建设,完成市级社会福利中心第一期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主体工程开工。
消费方面,在市区和各县(市)城镇大中型社区和中低收入群体相对集中的社区,依托大中型商超,建设六十余家农副产品平价销售点。
基础设施方面,进一步提升漳州电网主干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投建变电站42座;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30个乡镇(场)农村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固病险重点小型水库15座;治理5条河流5个项目,共治理河长15公里;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2万亩。另外,将完成水仙大街全长5.45公里的沿线路灯、配电箱、电缆改造工程;完成九龙大道全长4.28公里的沿线路灯、电缆、箱式变等工程。推进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800公里、危桥改造20座。
交通方面,加快公交服务便民工程,新购置公交车120辆、新开通公交线路8条、优化延伸公交线路8条;实施云霄下坂公交停保场、东山公交停保场、角美公交停保场建设。今年我市也将完成城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建成涵盖芗城、龙文两区,包含15个子系统的城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 ⊙记者 徐镜正
》》》民生点点滴
实施科技惠民计划
今年以来,我市以工业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推进设施农业和种业科技创新。继续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扩大示范工程覆盖面。并配合漳州文化生态博览园建设,推进水仙花研究院(所)建设。
实施科技惠民计划。以引进南方医科大学与漳州市医院共建“南方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发中心漳州市分中心”为契机,着重开展遗传性出生缺陷防治、肝癌、胃癌早期诊断与治疗技术研究,攻克一批重大疾病诊疗技术。今年,我市继续加强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防震减灾等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
我市继续推进“企业科技政策辅导员”制度,开展“产学研”技术需求对接,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
为307所贫困地区小学购置
7310台电脑和桌椅
今年我市投入2339万元,为307所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计算机室购置配套7310台计算机和桌椅,并增强师资力量,开齐开足开好农村小学课程,推进农村教育质量和素质教育均衡发展。
今年我市继续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实行市区公办初中一年级以学校为主的招生改革并加强民办初中一年级招生的过程性管理。我市继续在中心城区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结对帮扶活动。
改造6个城市棚户区
今年,我市的圆山新城莲浦片区棚户区改造、圆山新城白云片区改造、龙海市港岸片区改造、漳浦县人武部北街片区改造、云霄县复兴东段片区改造、云霄县渡头片区改造等6个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涉及征迁户3356户、拆迁总面积约54.59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征收协议1609户,占总征收计划的47.95%;完成拆迁面积19.4万平方米,占计划拆迁总面积的35.54%;开工建设安置房1609套、面积21.47万平方米,发放货币安置补偿款约7169.1万元。随着这些棚户区改造的建设实施,有关片区群众的居住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都将同步改善。
地质灾害点搬迁316户
地质灾害点搬迁方面,今年共有长泰、华安、南靖、平和、诏安5个县计划搬迁316户1221人。
我市地质灾害点搬迁主要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整体搬迁和统一规划、统一建房、统一安置”的原则进行,让地灾点居民尽可能搬迁到集镇、中心村和工业集中区。至目前,长泰坂里、华安马坑、南靖靖城、平和芦溪4个搬迁点已完成建筑物一层建设,长泰陈巷完成土地平整,诏安霞葛完成土地征用。(闽南日报记者 徐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