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说法】
企业半年被点名76次 却无回应
昨天下午,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海都记者专访时直言,漳州旗滨玻璃长期超标排放氮氧化物,企业对此反应是消极的,省环保部门也没有及时应对。
马军所在的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IPE)工作人员介绍,今年6月起至今,半年里,漳州旗滨玻璃已被官微“@污染地图”点名76次。“每次都是氮氧化物超标,企业也从来没有做出回应。”而在这期间,福建的环保部门,也从没有在微博上公开“发声”介入。
对此,马军表示失望。他所在的单位属民间公益环保组织,没有执法权,企业和部门反应消极,他们只能呼吁。
“不回应,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
“漳州旗滨玻璃和福建环保部门,应向浙江、山东、江苏3省看齐,积极行动起来。”马军介绍,当前,这3个省份的重点污染源企业,都很在意超标排污被曝光。
“@污染地图”每曝光一次,这些地区的企业,都能有所行动,环保部门也能及时介入,督促整改。一段时间后,相关超标排污问题,都能解决。不能解决的,企业和当地环保部门,也会在微博上给出解释,提出应急减排方案等,以此来回应公众关注。
同时,马军也说,玻璃企业氮氧化物排放超标,确实是老大难问题,其超标排放的氮氧化物对大气和人体危害性都很大。对此,企业更应该积极回应,能整改的要整改,不能整改的也要说明情况,提出应急措施。这也是企业面对环境污染危机公关的一种策略。
相关阅读:旗滨玻璃排放毒气 环保局称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