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成在剪瓠瓜。
昨日,在东山县石埔村一片藤繁叶茂的瓠瓜田里,王春成左手握着剪子,右臂挎着篮子来回走动,不时俯下身子,一拨一剪,一个个瓠瓜便落入篮中。麻利的动作,让人很难想到他是一名三级肢残者。“身残志坚又吃苦耐劳,学什么会什么,真是太厉害了!”说起王春成,村民连声赞叹。
2002年10月的一天,王春成在工厂操作片材机时,因机械故障,右手手腕以上12厘米处被压断,经鉴定为三级肢体残疾。落下残疾,往后生活怎么办?从工厂出来后,王春成并未听从家人建议去找个门岗等比较轻松的工作。2004年,他花200元买了几只母兔和一块遮阳网,在家里养起兔子。对于肉兔养殖,王春成是门外汉,为此他购置了《养兔与兔病防治》等农技书籍钻研,通过自学掌握了养殖技术。几年下来,他逐渐成为“养兔能手”,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收益也越来越好,高峰期年出栏量1000多只,产值达4万多元。
为节约兔栏铁门制作成本,王春成萌生了学习电焊的想法。不少人得知后觉得难度很大,劝他打消念头。然而不服输的王春成不厌其烦地跑到维修铺学习角焊、平焊、立焊等方法,最终硬是凭借一股“犟”劲掌握了电焊技术。如今,王春成家里的铁制农具、门窗等都是自己焊制的。
2007年开始,王春成看到肉兔养殖效益降低,市场环境变差,于是将目光转向蔬菜种植。在众人的不解中,他将原来养兔的土地平整成菜地,此后又相继购买了几亩土地用以蔬菜种植。没有经验,王春成钻进书堆里研究如何种菜,并常常跑到田间地头向老农求教。通过学习和实践摸索,他学会了生物防虫和间插等技术,慢慢成为村子里的“种菜达人”。
由于品相优良,价格实在,王春成种植的瓠瓜、菜瓜等蔬菜每次运到县城总被菜贩们一抢而空。如今,王春成拥有11亩土地,年收益达6万元。他说:“学会的东西越多,我对生活的信心就越大。”(漳州新闻网刘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