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上7时30分,在东山岛杏陈镇张家村戏台前广场上,随着《越来越好》等一首首乐曲响起,200多个老少村民妇女踏歌起舞,尽展美丽、健康风姿,欢声笑语不断。
“张家村是个偏僻村,如今群众文化生活这么活跃,全靠村和谐健身队65岁的队长林美玉,她为此贴进了六七万元。”86岁老人陈阿珍一边乘凉看表演,一边喝菊花茶乐呵呵地说。
谈起创办村和谐健身队的初衷,林美玉说,张家村由5个分散的小自然村组成,历来群众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近些年来,大部分村民靠打工富裕起来,90%建了新房子。虽然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晚上空闲在家,不少人沉醉于打牌、搓麻将和赌博,难免出现夫妻吵架、婆媳纠纷等直接影响家庭团结、社会和谐的行为。她认为,舞蹈是文明、健康的休闲方式,如果每天晚上能将闲着的姐妹们引导到文体活动中去,好处多多。
林美玉萌发了义务创办村和谐健身队的念头,这个想法一说出,得到了丈夫、子女和镇村干部的赞同。经过一番筹备,2013年3月,张家村和谐健身队终于正式成立。
可是,缺乏资金,缺少人才,缺乏热心的领头人,怎么办?林美玉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资金,她毅然拿出子女给她的零花钱和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7万多元,作为添置服装、腰鼓、外出表演交通、茶水等活动经费,经办机砖厂的丈夫林云生也表示,今后每年将拿出5万元以上支持健身队建设。没有人才,她通过关系,请东山业余海韵艺术团团长谢丽金帮忙。“请放心,我全力支持,保证每周一两次去你张家村无偿服务。”深受感动的谢丽金满口答应。
缺领头人,林美玉自告奋勇,牵头当起和谐健身队队长。林美玉认为,“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了当好这个队长,她克服自己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家务事多等困难,挤出时间看碟片,刻苦学习舞蹈动作要领。每当谢丽金等人进村辅导传授“舞艺”,她就带头学习,率先学会了广场舞、健身舞、民族舞、秧歌舞、太极舞等10多种舞蹈,然后手把手地传教给姐妹们。
“我年过70岁,原来怕村里人说笑话,不敢学跳舞,多亏林美玉开导我,如今我学会了跳舞,感觉活得很潇洒,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健康!”村民林阿妹说,张家村妇女历来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敢抛头露面。去年初,林美玉挨家逐户请大家出来活动,请了老师谢丽金进村指导,很多妇女围观,就是不敢跟着学。林美玉从妇女中挑选、培养20多人进入“和谐健身队”,通过示范引导,增强了大家的信心和激情。
“姐妹们,请看:舞步的后退、前进,脚步就像菜园锄草;举手迈步就像挑担子;左手上右手下就像为果树喷药……”林美玉针对村里一些妇女不识字、不懂音乐,感到“跳舞难”的实际问题,独创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舞术”在村里推广,让姐妹们较快地掌握舞技,她还几次带队外出学习交流。随着“舞艺”的提高,和谐健身队多次参加县、镇大型表演活动,深受好评。
林美玉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流,短短一年多时间,张家村成立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4支健身队伍,共有500多人参加文体活动。现在,除了刮大风、下大雨等原因影响以外,几乎每天晩上,村民们都会自觉来戏台前广场参加文体活动。每逢重大节庆,村里4支健身队或一起上,或轮番上阵,拉起二三十个节目,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群众。最近,他们又为“七妈节”排练14个新节目。
“一年多来,张家村村民思想素质和文化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林美玉的和谐健身队更是功不可没。”村委主任林裕顺介绍说。
许多村民“舞”出了健康身体,“舞”出了和谐的社会氛围。随着文体活动队伍的壮大,已有200多人从麻将桌边“解放”出来。过去一些妇女在打牌、搓麻将玩耍时,经常发生争执、吵架,影响到家庭团结和社会和谐。现在,在集体活动中不断增进情谊和团结,促进社会安定稳定。过去自然村之间不时发生村民矛盾纠纷,甚至打架、斗殴。现在,村民在参与文体活动中,互相学习交流,呈现了“健康向上,和睦相处,团结友好,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 (闽南日报 谢汉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