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游记》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至今重播次数超过2000次,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4月15日,该剧总导演、制片人杨洁女士去世,享年88岁。斯人已逝,经典长存。在距离北京万里的漳州,众人纷纷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和论坛表达惋惜和敬仰之情:“一直佩服这样的女导演。至今《西游记》都不可超越。”“谢谢给几代人带来永恒经典记忆的杨老师,愿你在天堂安好。”
后排中为杨洁(资料照片)
杨洁和漳州的渊源始于1982年。她生前曾亲述拍摄《西游记》的逸闻种种,并于2008年在《报告文学》发表了一篇《旧梦重温——拍摄西游记的风风雨雨》。她写道:在我心目中最难找到的景,除了前面说过的“小雷音”外,还有两处:一个是《火烧观音院》里被火烧过的庙堂残迹,一个是孙悟空的花果山。为了找寻孙悟空的出生地———石猴出世的狂风巨浪的海边,我们到了福建东山岛,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海浪。果然名不虚传!海浪惊心动魄,呼啸奔腾,白浪滔天,滚滚而来!
《西游记》摄制组在东山的拍摄留下很多回忆,得到当地人的大力协助。杨洁在文中披露了大伙合推东山飞来石的情节:合力使劲推它,它都纹丝不动!大家都连连称奇。1983年,东山渔民刘江发被选到剧组协助工作。当时,扮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不会划竹筏,而风浪很大,很危险。当时,搬运竹筏的刘江发引起杨洁导演的注意,因为他身高1米71,脸形瘦尖,与六小龄童(1米72)非常接近。杨洁导演于是请刘江发当六小龄童出海学艺的替身演员。事后,杨洁回忆夸奖刘江发是“当地水性最好的渔民”。
1982年春,在东山武装部任作战参谋的张宏兵突然接到指示,要求全力配合中央电视台《西游记》摄制组在东山的拍摄任务。就这样,张宏兵与《西游记》结下了情缘,被分配至道具组,与杨洁导演有所交集。他对当年杨洁导演和剧组人员敬业忘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满怀感动,在回忆里提到,他前后参与“横空出世”“海上学艺”“庙里袈裟”“西天取经”等分镜头片段,拍摄结束时,杨洁导演还应邀与他们合影留念。
今年35岁的王先生,觉得对他们80后一代人而言,86版《西游记》珍藏着他们最美好的回忆。幼年时,他时常端着饭碗,在电视机前看《西游记》。往往,他再放下饭碗已是上学时间,不得不火急火燎往学校跑。多少年过去了,他已为人父,但荧幕上再次响起《西游记》经典插曲,总会激起满满的回忆。“望杨导一路走好。”他说,有了杨洁才有《西游记》,有了《西游记》才有我们的童年记忆。(记者罗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