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反家庭暴力法》……”3月29日,在东山县铜陵镇公园社区老年法治学校,95岁的林建德老师走上讲台开讲,他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台下40多名老年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养老店面辟为法律咨询接待室
独居生活的林建德夫妻,住在省铜陵镇顶街路的老祖屋,距离国家4A级风动石景区仅500多米,是岀入景区的一条必经之道。2015年,这条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街被改建后宽畅平坦,游人如织,临街生意十分红火。
2016年5月,林建德拿岀多年积蓄3万元,将老祖屋改建成两间面积50多平方米的临街店面。动工前,林老师曾想过把店面出租,赚取租金补贴家用。“我年轻时曾蒙冤坐牢被送外省改造,耽误孩子们上学,长期打工谋生,30多岁才娶妻,现在经济都还有困难。”可是,店面建成后,林老师却改变主意:“还是将店面作为法律咨询接待室,方便群众法律咨询为好。”当他把这个意见首先告诉妻子时,志同道合的老伴立即表示赞同。“当爸爸公开这个决定,并要我们体谅他时,我们兄弟和媳妇孩子们都表示理解和支持。”林建德63岁的大儿子林泽夫说。在法律咨询接待室,笔者看到有当地居民进来咨询房产纠纷等有关法律,也有游客进门参观四周墙上贴的普法宣传图片等。“近一年来,这里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约100余人次,接受法制教育的群众2000多人次。”林老师乐呵呵地说。
95岁的入党积极分子
“我的最大心愿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命不息,普法不止。”林老师告诉笔者,他不忘初心,与法同行,从“一五”普法走到“六五”普法,还要当“七五”普法的标兵。
今年3月3日,东山县领导来到老年学校看望林建德,关心地询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时,林老师激动地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加入中国共产党。”现顶街社区党支部已接到他的入党申请书,目前正依照发展新党员的程序进入考察阶段。“我今年95岁,按照我现在的体质和思维,可以再为党和人民工作5年以上,也就是在建党100周年时,我就第二次退休,但思想上对党的信仰永不退休。”林老先生说,有人问我年纪这么大,您入党能图个啥?他说:“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
林建德坦陈,受县委书记谷文昌影响很大。1979年4月,57岁的林建德获得了平反,被安排在县百货公司当营业员,并当选为县政协委员。“离乡背井”12年的林建德惊喜地看到,昔日贫穷荒凉的海岛变成了“东海绿洲”,一个个“乞丐村”变成了林海中的“富裕村”。他多次被谷文昌艰苦奋斗、造福人民、清正廉洁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他把谷文昌作为学习的榜样。“虽然我还没有入党,但是30年来我坚持听党的话,跟着党走,一心做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为帮助老人维护合法权益,65岁的林建德以优良成绩领取了上海《民主与法制》学校法律专业结业证书,被推选为公园社区老人协会会长,担任老年法治学校校长30年。
5枚奖章有老伴的一半
上课时,林建德走上讲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枚金色的奖章挂在胸前。这是2016年3月颁发的漳州市“法治宣传教育标兵”勋章。去年,中宣部、全国普法办授予他“全国法治宣传教育模范个人”荣誉证书。“我家里还珍藏着5枚这样的奖章,佩戴奖章使人有一种荣誉感、责任感。”
“这一枚枚奖章有我爱妻的一半功劳!”谈到妻子高银英支持他30年义务办学普法,林建德抹着眼泪非常激动:“她一生对我不离不弃,即便是在五六十年代最困难的时期,她靠着勤劳的双手养家糊口,挑起照顾父母公婆,养育4个子女的重担。”
夫唱妇随,共同的爱心成为办好学校的动力。办学以来,尽管林老师退休金从几十元上升到现在的2300元,但是夫妻简朴持家,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钱花在学校办公经费上。林老师遇到伤风感冒或腿脚不便的时候,遇到开课日,妻子便搀扶着他走路去学校,从来不耽误一节课。虽然妻子没领学校一分钱,却不辞劳苦帮助打理校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帮助整理资料档案,她亲手录制的《今日说法》节目资料就有几百盒。“如果没有老伴的支持,不可能有我的今天。”林建德说,奉献使人年轻,乐做善事是他家庭和睦、健康长寿的奥秘。(谢汉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