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3月14日讯(通讯员 谢汉杰 闽南网记者 黄一红)3月11日,再次从台湾回到东山县康美镇钱岗村探亲谒祖的68岁台胞孙剑魂,费尽心思,几经辗转,把老父亲生前珍藏的两件古玩捐赠给东山闽台民俗馆。一件是陶瓷养鱼缸,一件是陶瓷燉锅。
东山闽台民俗馆馆长林财平也记不清,这是孙剑魂第几次来捐宝了。
1949年初在台湾岀生的孙剑魂,为了实现母亲生前“根在大陆,祖家在东山岛,一定要回去认祖”的遗嘱,从1988年2月开始开始寻根访祖。1990年,孙剑魂带着年迈的老父亲和兄弟姐妹回乡探亲。2008年后,他每年返乡探亲,孙先生都要住在父母亲住过的老房子里。2013年6月20日,作为台北市东山同乡会会长的孙剑魂带团回东山参加关帝文化旅游节,期间参观了闽台民俗馆,喜欢收藏、擅长书法和精通多种乐器的他一下子被馆藏种类繁多的藏品所震撼,“没想到一个普通老农民竟然能办这么大的博物馆,涉台古玩品种多又全,在海峡两岸可谓罕见”……他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萌生了捐赠家中藏品的想法。“这些藏品搁在家里,只有我一家人知道,如果把它们放在民俗馆,就可以让更多的大陆同胞了解台湾的历史和文化。”
回台湾后不久,孙剑魂慷慨地把父母亲珍藏的扬琴、琵琶、二胡等20多种乐器和20多本潮乐乐谱书籍等,以及180张台湾及世界各地的纸币等藏品,从台北邮寄给东山闽台民俗馆。
此后,孙先生每年回东山探亲,总要带上一些珍藏品捐赠给民俗馆,其中一个瓷制日本火炉尤为珍贵。该瓷制火炉与日本侵台战争颇有渊源,是败退的日本军队中,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残兵,用这个火炉向孙先生的母亲换取充饥的鸡蛋和地瓜。“这个火炉虽然不是很值钱,却见证了日本侵占台湾惨败的历史。”
孙剑魂先生退休10年来,一直热心于社会志愿者慈善事业和对东山闽台民俗馆的古玩捐赠事业。这一种“木不忘本、水不舍源”的故乡情,令人肃然起敬。闽台民俗馆犹如历史的一面镜子,留下了两岸民众共同的民俗记忆,参访的台胞无不为之“点赞”。正如林财平馆长说,闽台民俗馆就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可以让两岸民众记住乡愁,重温共同的民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