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著名钉船师孔炳煌根据有关专家提供的资料,经过近半年研究,于近日成功复制完成1976年在韩国新安海底发现的、元朝福船的船模,填补中国古帆船船模制作的一项空白。
孔炳煌介绍新安沉船船模鱼鳞式外板
1976年,在韩国全罗南道新安郡道德岛海面作业的渔船起网时捞起几件中国瓷器,经韩国有关部门调查、发掘和打捞,有关专家论证,证实海底沉船是至治三年(1323年)一艘从中国泉州或宁波运载铜钱、瓷器往日本的木帆船。从深埋在海底淤泥的仅存船体残留确定,这艘船长约30米,最大宽度约9.4米,型深约3.7米,龙骨24.6米,是中国福建所造的福船,其船外板的鱼鳞式构造,虽然在《清明上河图》等画作中船只曾经显示过,但在东方是迄今未采用过的。从那时起,中国国内许多人都曾试图将新安沉船外板鱼鳞式构造复制出来,但都未成功。
经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顿贺和山东登州博物馆馆长袁晓春介绍,今年初,专门研究中日贸易的台湾旅日华侨王义正先生,找到东山岛著名钉船师孔炳煌,请孔炳煌复制新安沉船船模。孔炳煌根据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教授席龙飞的论文《对韩国新安海底沉船的研究》及相关附图,经过近半年研究,以20‥1的比例,成功复制出新安沉船船模。
船模用接榫三段式制作新安沉船龙骨,船体外板用14块厚12厘米的外板一块一块叠成鱼鳞式,船舱、甲板等按照古代福船的船舱和甲板样式制作。新安沉船船模的成功复制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黄炳钦文/图)